一項旨在促進公平招生的小學升初中改革在海南省海口市出台後遭遇廣泛質疑。質疑的對象已不再是之前統籌協調優質初中招生名額的教育局官員,而換成了首次擁有推薦權的小學校長和教師。
  小學升初中也能搞“指標到校”?
  6月28日,海口市教育局向社會發佈《海口市2014年小升初指標到校工作方案》,將6所位於海口市內的優質公辦初中學校的1225個指標分配到全市89所公辦、民辦小學。
  海口市的方案顯示,指標到校招生辦法具體是市招辦將海南僑中、海口一中、瓊山中學、海口實驗中學4所省一級學校初中部的部分招生計劃,以及海南中學初中部、國興中學初中部下達到海口市的市縣計劃,共1225個優質初中學校的學位分配到全市各小學,由各小學根據指標到校計劃數,將小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量化後,通過綜合比較,等額提出推薦人選。
  據瞭解,教育部曾在初升高的中考中允許各省市採用指標到校的方式,實現教育均衡。海口市小升初實行指標到校,則是將中考時推行的“指標到校”移植到小升初的過程中,其核心則是教育局將部分優質初中名額分配給全市各小學,各小學再自行制定推薦學生的方案。
  然而,教育部2014年1月14日下發的《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顯示,對於小升初,教育部的意見是要求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
  海口市的指標到校改革是否符合教育部《意見》?在海南著名評論員矢弓看來,海口小升初不考試,改分配指標綜合推薦,以前拼分還有點公平,現在“拼爹拼關係”,連基本的公平都難以保證了。
  但在海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符延益看來,指標到校仍是目前海口解決小升初過程中實現優質教育均衡化的最好途徑。他向本報記者介紹,海口城鄉一體化程度不高,並沒有完全實現鄉村、鎮一體化,初中學校教育資源本就不均衡,校際之間存在辦學水平差異,而且一些城裡學校由於歷史原因,劃分片區並不均等。符延益舉例說:“海南華僑中學初中部就存在這個問題,它處在新城西海岸,人口密度不大,所屬片區的學生自然就少,在完成教育規模後仍有空餘學位。指標到校後,既能保證學校生源又能讓好學生到好學校念書。”
  考驗師德的時候到了
  小升初實施指標到校,海口教育部門原則是要公開、公平、公正,實現陽光化推優,其相關方案中也對所有小學推優進行了原則化限定。但這一政策到了執行階段變得如何呢?
  海南本地媒體報道了幾則案例。吳勤梅的兒子小寶所在的海之南外國語實驗學校獲得4個推薦名額,在指標到校方案公佈的第二天,她即到學校找班主任,竟得到不知有這樣一回事的答覆,現實卻是入學意向申請截止日期就在6月30日之前。小寶雖然獲得過包括全國獎項在內的74張獎狀,但吳勤梅經多方努力仍未能獲得學校的一張入學意向申請表。經媒體報道後,海口市教育局才介入調查小寶申請到校指標一事。
  另外兩所小學自行制定的實施細則也讓學生家長質疑。在海口市英才小學和海口市農墾小學制定的細則中,其加分項目中均明確教師子女可以加分。農墾小學3名教師子女在推優公示後被家長質疑,最終主動放棄了推優資格。
  至此,學生家長才接受農墾小學的最新公示名單,並稱,雖然孩子沒在推薦名單內,但是學校公佈詳細打分數據,讓家長明明白白,這才是尊重學生和家長的表現。
  海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也對教師子女加分作出回應:“給學校教師子女加分”在多年以前的招生政策里就已被停止,市教育局已責成相關學校,撤銷這一量化項目。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按照海口市教育局下發的遴選要求,班主任和相關任課教師自然而然地擁有了最先選擇權,只有通過他們推薦的學生才有機會進入學校層面的選拔。
  這意味著,海口市教育局要求校方主要考察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表現方案,將給推薦老師及學校帶來重大考驗。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能否秉公推薦符合標準的學生,全看他們能不能抵得住外界誘惑,守住教師公德這道防線。
  面對“推薦自主權”,不少小學校長紛紛表示“壓力山大”,獲得47個指標到校名額的瓊山三小校長吳成坦言,他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來自緊盯學校推薦程序的家長和各路說情人的壓力。
  “對沒有按照要求推薦上來的學生,我們將取消其資格,並對班主任和學校進行通報批評,如若發現有收錢的,紀檢部門會介入。”符延益告訴記者,教育局要制定製度,不需要攬下每件事,把具體工作交給更瞭解本校學生的學校,最後負責集中公示各個學校的名單。
  不過,符延益也承認,推優的過程確實是體現師德的時候。
  陽光化能否保證指標到校公平性
  在符延益看來,小升初實施指標到校政策是首次實施,也不是長久之計。他認為,隨著海口市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目標的實現,指標到校政策將很快成為歷史。
  符延益認為,指標到校只是小升初的過渡方式,免試和就近入學是制定小升初方案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小升初實施意見的主體和核心。目前,海口各區正全力促進義務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縮小轄區學校之間的差距。
  符延益表示,海口力爭到2015年全市4個區都完成學區管理制,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讓更多家長打消“捨近求遠、盲目擇校”的念頭,從根本上遏制“亂收費”和“擇校熱”現象。
  但學生家長更看重自己的孩子在小升初過程中是否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對待。
  海口市解放西路的第九小學有家長表示不理解:教育部門早已發文要求學校每學期只能統一組織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海口九小為什麼自行舉辦競賽呢?而且五、六年級的競賽成績還被當成小升初指標到校推薦條件中的一項。
  該校副校長陳傳榮在媒體上回應,方案公佈在前,實際操作在後,我們把推薦方案和人選都在校園網上進行了公示,獲得了大部分家長的認可,但不可能讓每個家長滿意。
  海南官方新聞網站南海網的專題網絡調查則顯示,對於海口實施的“指標到校”是否公平這一問題,僅有36.7%的網友認為:“公平,根據學生素質推薦,合理。”63.3%的調查者則認為:“不公平,會導致‘拼爹’。”
  身處輿論漩渦的海口市教育局再次向市民展示誠意和決心,7月4日,該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2014年海口市秋季中小學招生工作紀律的通知》,重申7條招生紀律,並明確違規者將被追究責任和實名曝光。
  在小升初指標到校生推優工作方面,海口市教育局再次要求,要制定本校實施細則,量化綜合評價,嚴格按照自願報名、班級推薦、集體研究、校內公示等程序實施,嚴厲打擊以權謀私,暗箱操作等違規行為。
 
(編輯:SN1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k53nkssx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